SAE黏度級數

SAE(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),即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,對於車輛用的引擎油以及齒輪油的黏度,由稀到稠加以分類,並以號數表示之,其號數與品質無關,其級數分類規定:

SAE 黏度級數 黏度範圍 150℃及106 s-1
之高剪力黏度cP最大值
低溫測試 100℃黏度cSt
曲柄轉動黏度(cP)
最大值 -低溫℃
泵動黏度(cP)
最大值 -低溫℃
最小值 最大值
0W 3250 - 30 60,000 - 40 3.8 - -
5W 3500 - 25 60,000 - 35 3.8 - -
10W 3500 - 20 60,000 - 30 4.1 - -
10W 3500 - 20 60,000 - 30 4.1 - -
15W 3500 - 15 60,000 - 25 5.6 - -
20W 4500 - 10 60,000 - 20 5.6 - -
25W 6000 - 5 60,000 - 15 9.3 - -
20 - - 5.6 9.3未滿 2.6
30 - - 9.3 12.5未滿 2.9
40 - - 12.5 16.3未滿 2.9
(0W/40,5W/40,10W40)
40 - - 12.5 16.3未滿 3.7
(15W/40,20W/40,25W/40,40)
50 - - 16.3 21.9未滿 3.7
60 - - 21.9 26.1未滿 3.7
車輛用引擎油之SAE黏度分類SAE J300 – 1997年中

其中W為Winter之簡稱,意指寒冷地區使用之意。規定側重於低溫時,黏度特性是否合於規定。另外0W,5W,10W....40,50稱為單級黏度;10W-30,10W-40,...20W-40則稱為複級黏度,而其要求黏度變化之穩定性,較單級黏度的油為高。

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,原則上使用引擎油,冬季時以SAE 30號,夏季時以SAE 40號的黏度為宜。但若能使用複級黏度機油,如SAE 10W-40或15W-40等,則可省卻夏冬季使用不同黏度油的麻煩。目前市面所見油品大多已是複級黏度,單級黏度相對少見。由於基礎油及摻配技術的進步,複級黏度油品的黏度跨距也愈來愈大。

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同時亦設定了「車輛用齒輪油黏度級數」,根據測定油料黏度的薄厚,以75、80、90、140、250等號數來區分,方便汽車駕駛人選用。此黏度級數規定見圖表20,同樣的只區別黏度之不同,與油的品質無關(關於引擎及齒輪油的品質,另有API 等級分類(見圖表40)。由圖表20可知SAE 80號齒輪油黏度與SAE30號車用機油相似,但是不應混淆誤認。近年來,市面所見亦多為複級黏度齒輪油。